【盆景】黄连木盆景育苗技术有哪些?


近年来 , 受市场和育苗技术的影响 , 黄连木苗木需求不断升温 。 为切实搞好基地建设 , 尽快形成黄连木规模化生产、加工产业链条 , 黄连木苗木培育、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同时成为生产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 针对黄连木种子含油高、表皮腊质层处理、育苗成功率低的问题 , 结合实践 , 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节省人力和物力、出苗率和成苗率高、效果显着的育苗技术 , 现介绍如下 。

【盆景】黄连木盆景育苗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1、圃地选择及处理
为减少运输 , 节省圃地 , 提倡“育苗绕着造林山头转” , 即尽量选在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地势平坦、有水源或浇灌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 , 就近造林、育苗 , 就近取土 。
在平整的圃地 , 划分苗床与步道 , 苗床一般宽1.0~1.2 m , 床长不限 , 可依地形而定 , 步道宽40 cm 。 宜采用低床 。
2、育苗容器选择
容器材料要求质轻价廉 , 通气、透水性能好 , 稳固性和解体性能好 。 可采用圆柱形有底塑料薄膜容器 , 直径13 cm、高20 cm , 薄膜厚度为0.02~0.06 mm , 在其中间均匀打4~6个直径0.5 cm的小孔 , 以利透气 。
3、营养基质的配制、消毒和装袋
营养基质可因地制宜 , 就地取材 , 可采用的营养基质主要成分为利于透水、透气、保持水肥的森林土、草皮土、耕作土、生黄土等 , 适当配些蛭石、珍珠岩、锯末、树皮粉、河沙、木屑等 , 以保证苗木根系生长、呼吸及其吸收养分、水分 , 重量轻的基质还可便于起苗和造林运输 。 大面积推广应用时 , 主要采用耕作层的表土 , 配加一定的腐熟厩肥、堆肥以及过磷酸钙、硫酸钾、尿素等化肥 。 选择一般的土壤 , 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用0.5%高锰酸钾溶液 , 每100 kg营养土喷洒5 kg) , 以减少土壤杂菌感染 , 并根据土壤情况 , 配施杀虫剂 。
配制的营养基质各成分要混拌均匀 , 干湿要适中 , 以手攥不粘手、土成团为好 。 装袋前要过筛 , 保证土壤细碎 。 装填容器营养基质要压实 , 手提不漏、浇水不塌陷为准 。 装填营养基质应以容器上沿2 cm处为宜 , 以利播种覆土和育苗洒水 。 袋装满后 , 顺苗床紧密排列整齐 , 袋与袋之间空隙用细土填上 , 否则将影响苗木出土、生长和管理 。
下面介绍苗期管理管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
除盖:当出苗量达到50%以上后 , 可视气温情况逐步揭膜或揭去覆草 。 连续晴天高温时 , 可将覆膜不定距划破放风 , 防烧苗;大部分出苗后 , 逐渐将覆膜全部划破;当苗充分锻炼、出苗整齐后 , 将覆膜或覆草揭去 。
间苗:在幼苗出齐1周后 , 间除过多的幼苗 。 每一容器内可保留1~2株 。 对缺株容器及时补苗 , 间苗和补苗后要及时浇水 。
追肥:当苗高15 cm时 , 开始追肥 。 采用叶面喷施 , 用0.2%~0.5%尿素水溶液 , 速生期共喷2~3次 。 追肥宜在傍晚进行 , 切忌午间高温时施肥 。
浇水:浇水要及时适量 , 播种或移植后随即浇透水 , 在出苗期和幼苗成长期要多次适量勤浇 , 保持培养基质湿润;速生期量多次少 , 在基质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浇水 。
除草: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 , 做到圃地无杂草 , 人工除草在基质湿润时连根拔除 , 要防止松动苗根 。
整床:育苗期发现容器内基质下沉 , 须及时填满 , 以防根系外露 。 及时防治病虫害 。
防止日灼害:主要表现为幼苗出土后因日灼导致苗木根颈处腐烂 , 可喷水降温 , 在晴天中午地面温度升高前及时喷水降温;遮荫处理 , 可采用搭荫棚或使用遮荫网 。

推荐阅读